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& 注册

哲学诗札记

2024-05-15 15:26 作者:河马  | 1条评论 相关文章 | 我要投稿

所谓混沌,初始注定敏感,人呵,自我创世,而内视方式,存在确定/不确定,太极—易即道的呼吸。永恒流逝,万物寂静,本来就是!月缺月圆,映满沧桑,变在即思辨。“当时只道是寻常”,其实一点也不寻常。即使“向西风回首,百事堪哀”,人也持存于时间性。“佛知空而执空,道知空而戏空,儒知空而执有,一无所靠而奋力自强。知人生的荒凉、虚幻、谬误却珍惜此生,投入世界,让情感本体使虚无消失。所以,回到这个世界,回到人情当中,就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哲学—宗教境界。”朱熹评说佛家:“只见个浑沦的道理,至于精细节目,则未必知。”就是要慢慢欣赏,想一想,虚无闪亮,你将选择什么、决断什么。当你能看住自己的心,临界点就是悟而不悟。哲人说过:人是被扔入此在的,不是自己选择被生下来的,而生下来就有一种继续活的欲求,这是动物都有的本能,无法避免。处于另外的情况,人活在一个“与他人共存”的世界里,而与他人共同活在世界上,“群动”乃不可避免之喧嚣/裹挟。它是“非本真”,也是“本真”。就看你如何对待。“不汲汲于富贵,不戚戚于贫贱”,“水流心不竟,云在意俱迟”,这不只是理性命令,而且是情感性的人生态度、生活境界。所谓情本体,就在这日常的生活中,在当下的心境、情和“生命力”中,也即在爱情、故园情、人际温暖、漂泊和归宿的追求中。人应该是丰富而多元的,只有多样化的生活、实践,才能使人把握偶然性,消除异化,超越死亡,实现人本身。我想原点,即是初心,把日常生活提升到哲学的本体高度,心甘情愿地回归我们普通的日常的人生伦常,在其中而不在他处去努力寻觅奋力的生存和栖息的诗意,变在进入本体呼吸。何为哲学诗?李泽厚是谁?请注意聆听上述言说方式。

2023

首发散文网:https://www.sanwenwang.com/sanwen/vbbomkqf.html

哲学诗札记的评论 (共 1 条)

  • 岭上月明
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